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引氣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引氣法

引氣法又稱行氣法,為針灸治療中的重要手法之一,主要目的在於促使經氣運行,達到調和氣血、疏通經絡的效果。此手法源自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氣機運行的理論基礎,透過特定的針刺操作來引導經氣沿著經脈流動。

理論基礎

引氣法建構於中醫經絡學說之上,認為人體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。當經氣運行受阻時,會產生各種病症。《靈樞・九針十二原》所云:「欲以微針通其經脈,調其血氣」即為引氣法的重要理論依據。中醫認為,透過適當的手法可引導經氣至病所,達到「氣至病除」的效果。

操作方法

傳統引氣法包含多種具體操作方式:

  • 循法:針刺得氣後,以手指沿著經脈循行方向輕輕按壓或拍打
  • 彈法:以手指輕彈針柄,產生微震動以激發經氣運行
  • 旋法:將針做小幅度反覆捻轉,促使氣行
  • 按法:在針刺穴位遠端施加按壓,引氣上行或下行

臨床應用

引氣法在臨床上主要用於:

  • 氣滯血瘀型疼痛病症
  • 經絡阻滯導致的肢體麻木
  • 遠端取穴治療內科疾病時促氣至病所

作用機制

從中醫理論來看,引氣法通過:

  1. 疏通經絡,調和氣血
  2. 激發經氣感傳現象
  3. 調整臟腑功能
  4. 平衡陰陽失調

此手法強調「得氣為度」,需根據患者體質、病情輕重調節刺激強度,達到理想的氣行效果。歷代醫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多種變通手法,形成豐富的引氣行針技術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