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飲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飲子[1],方劑[2]學名詞。指不規定飲服時間的湯劑[3]。可頻頻呷飲代茶,亦可冷服。如《千金要方》的蘆根飲子,《宣明論方》的地黃飲子[4]等。

飲子,又稱飲劑、飲湯、飲方。《醫學入門[5]》曰:“飲子,湯劑也,但不拘時服,可頻呷代茶,亦可冷服。”《醫方集解[6]》曰:“飲子,湯劑也,但不拘時服,可頻呷代茶,亦可冷服。如《千金要方》蘆根飲子,《宣明論方》地黃飲子是也。”

飲子是一種不拘時服的湯劑。它可以頻頻呷飲代茶,也可以冷服。飲子的種類很多,有蘆根飲子、地黃飲子、人參飲子黃連飲子等。飲子的功效也各不相同,有清熱解毒滋陰補陽健脾益胃等作用。

飲子在臨床上應用很廣泛。它可以用於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,如感冒發熱咳嗽腹瀉便秘、失眠、頭痛眩暈等。飲子具有很好的療效,而且服用方便,深受患者歡迎。

飲子的製作方法很簡單。一般來說,需要準備好相應的中藥材,然後用水煎煮,過濾取汁即可。飲子的服用方法也比較簡單,可以直接飲用,也可以加蜂蜜冰糖等調味。

飲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中醫藥方劑。它具有很好的療效,而且服用方便,深受患者歡迎。如果您有相關的疾病,可以諮詢醫生,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飲子。

以下是一些飲子的古籍原文:

  • 《千金要方》:

蘆根飲子

傷寒身熱,煩渴,小便不利大便不通

蘆根一握,切,以水一升,煮取五合,去滓,分三服。

  • 《宣明論方》:

地黃飲子

陰虛火旺骨蒸勞熱,腰膝酸痛,目眩耳鳴小便不利,大便秘結

熟地黃一兩,山藥一兩,茯苓一兩,澤瀉一兩,丹皮一兩,白朮一兩,黃柏一兩,知母一兩,天冬一兩,麥冬一兩,石斛一兩,牛膝一兩,當歸一兩,川芎一兩,白芍一兩,甘草一兩。

上十八味,細切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分三服。

飲子是中醫藥方劑中非常重要的一類,它具有很好的療效,而且服用方便,深受患者歡迎。如果您有相關的疾病,可以諮詢醫生,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飲子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五磨飲子 - A+醫學百科

  2. 方剂_百度百科

  3. 湯劑_百度百科

  4. 地黃飲子_百度百科

  5. 醫學入門_百度百科

  6. 医方集解(清代汪昂编写的中国汉医方书类著作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