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隱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隱疹,病名。指皮膚表面出現風團、搔癢劇烈,時隱時現者。亦名風搔隱疹、風疹塊,相當於蕁麻疹。出《素問.四時刺逆從論》。
該病因內蘊濕熱,復感風寒、風熱之邪客於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;或由於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。症見患處皮膚出現大小不等之風團,小如麻粒,大如豆瓣,甚則成塊成片,劇烈瘙癢,時隱時現。
臨床若見疹色紅赤,灼熱,舌紅,脈浮數者,屬風熱;疹色淡白,惡風,舌苔薄白,脈浮緊者,屬風寒;反覆發作,經久不愈者,多為氣血虧虛。
治療:風熱者,可內服消風散;風寒者,則宜服荊防敗毒散;屬氣血虛弱者,可用當歸飲子加減。外可用香樟木或蠶砂1-2兩,煎湯熏洗患處,或用百部適量酒浸外搽。
《素問.四時刺逆從論》原文:
“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腠理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皮毛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肌膚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肉理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血脈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骨髓,而為隱疹。隱疹者,風寒之氣,客於五臟六腑,而為隱疹。”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