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隱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隱疹是一種皮膚疾病,其特徵是在皮膚表面出現大小不一的風團,伴有劇烈的搔癢感,且症狀時隱時現。隱疹也被稱為風搔隱疹或風疹塊,與蕁麻疹相似。這個名稱出現在《素問.四時刺逆從論》中。

這種疾病的發生原因可能是體內潛伏的濕熱因素,再加上感受到風寒、風熱等邪氣入侵到肌膚皮毛孔洞之間所引起;或者是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。症狀包括患區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,有時像麻粒那麼小,有時像豆瓣那麼大,嚴重時可成塊成片,伴有劇烈的瘙癢感,症狀時隱時現。

臨床上,如果發現疹子呈紅赤色,伴有灼熱感,舌頭是紅色的,脈搏是浮數的,那麼這屬於風熱型;如果疹子呈淡白色,伴有寒冷感,舌苔薄白,脈搏是浮緊的,那麼屬於風寒型;如果疹子反覆出現,難以治癒,則多是氣血虛弱的表現。

治療方面,對於風熱型的患者,可以內服消風散;對於風寒型的患者,則宜服荊防敗毒散;對於氣血虛弱的患者,可以使用當歸飲子加減。外治方面,可以使用香樟木或蠶砂,每次1-2兩,煎湯燻洗患處;或者使用適量的百部酒浸外搽。

《素問.四時刺逆從論》中的原文寫道:

"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腠理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皮毛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肌膚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肉理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血脈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骨髓而引起的隱疹。隱疹就是風寒之氣侵入五臟六腑而引起的隱疹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