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鶯翁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鶯翁,病名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六:「懸癰在上齶,俗謂之鶯翁,又謂之鵝聚。」
懸癰,即懸雍垂癰。懸雍垂,又名懸雍,懸癰,又名懸癰。懸雍垂,位於口腔上齶,為一薄片狀軟骨,其前端與舌根相連,後端與咽後壁相連。懸癰,即懸雍垂的癰腫。
鶯翁,俗稱懸癰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六:「懸癰在上齶,俗謂之鶯翁,又謂之鵝聚。」
鵝聚,即鵝頭聚。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「鵝頭聚,在口齶上,如鵝頭聚。」
鵝頭聚,即鵝頭狀的癰腫。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「鵝頭聚,在口齶上,如鵝頭聚。」
懸癰、鶯翁、鵝聚,均指懸雍垂的癰腫。
懸癰的臨床表現為:口腔上齶處,出現紅腫、疼痛,並有膿液滲出。
懸癰的治療方法,可用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中藥治療。
懸癰的預後,一般良好。
懸癰的食療方:
1、鮮馬齒莧葉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2、鮮蒲公英根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3、鮮金銀花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懸癰的注意事項:
1、保持口腔清潔,勤漱口。
2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3、若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寒戰等全身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