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嬰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嬰兒,典出《五十二病方》,為中醫基礎術語與內丹修煉專用名詞,其涵義可分述如下:

一、兒科範疇

《古今醫鑒》明言:「初生者曰嬰兒,三歲者曰小兒,十歲者曰童子。」此專指新生兒階段。據中醫臟象理論,嬰兒屬「純陽之體」,其生長發育依循「變蒸學說」,每三十二日為一周期,五臟六腑漸次充盈。《幼幼集成》記載此階段「形質雖具,經絡未堅」,尤以「脾常不足、肺常虛」為主要生理特點,故宋代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強調乳食調護需「中和為度」。

二、內丹術語

  1. 臟象指代
    《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》直指「嬰兒是肝」,此說源於五行配屬理論。肝屬木,主生發之氣,與初生之意相契,丹道修煉中喻指陽氣初萌狀態。
  2. 丹體化象
    《悟真篇》以「三家相見結嬰兒」闡述丹道精髓,謂精、氣、神三寶和合所成之聖胎。《金丹大要》更詳述其為「陽神出殼」之象,乃大藥凝結後產生的內景。
  3. 藥物異稱
    《還真集》列為藥物代稱,實指坎中真陽(鉛汞丹法中的先天一炁),《鍾呂傳道集》載其「負陰抱陽,潛藏真精」,為煉丹根本物質。
  4. 元神顯化
    《脈望》引老子「能如嬰兒乎」釋為元神本體,契合《黃庭經》「嬰兒襁褓」之喻,表無思無為的先天意識狀態。此說與上清派存思術相關聯。
  5. 周天真氣
    《太極祭煉內法》所述「嬰兒登十二層樓」,實隱喻小周天功法中,真炁沿督脈上升至泥丸的過程,十二層樓即指十二重樓(喉部),為丹道火候行持的關鍵。元代《金丹大成集》稱此為「陽神搬運法」。

補充考證
《道藏》所收《靈寶畢法》另載「嬰兒」與「奼女」並稱,源於《周易》坎離交媾之象;而唐代《太白還丹篇》則將元精陽炁顯化之象稱為「赤子」,可見術語流變之繁。此概念對宋代以後兒科理論亦產生影響,如錢乙提出「稚陰稚陽」說時,即參酌丹道生化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