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膺中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膺中俞

拼音:yīng zhōng shù

注音:ㄦㄥ ㄓㄨㄥ ㄕㄨ

出處:《針灸甲乙經》

別名:中府

定位:在胸部,當第2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

主治:咳嗽,氣喘,胸痛,胸悶,心悸,瘧疾,癰腫,乳癰。

針刺方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穴性:本穴屬於足太陰肺經,有宣肺利氣、通調水道的作用。

臨床應用

  1. 咳嗽、氣喘、胸痛、胸悶、心悸:本穴有宣肺利氣、通調水道的作用,臨床上可用於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胸痛、胸悶、心悸等症。
  2. 瘧疾、癰腫、乳癰:本穴有宣肺利氣、通調水道的作用,臨床上可用於治療瘧疾、癰腫、乳癰等症。

穴位配伍

  1. 咳嗽、氣喘、胸痛、胸悶、心悸:可配合膻中穴、中脘穴、天突穴、肺俞穴等穴位使用。
  2. 瘧疾、癰腫、乳癰:可配合肺俞穴、大椎穴、曲池穴、外關穴等穴位使用。

注意事項:本穴位不可深刺,以免損傷肺臟。

文獻摘錄

《針灸甲乙經》:膺中俞,在胸部,當第2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主咳嗽,氣喘,胸痛,胸悶,心悸,瘧疾,癰腫,乳癰。

《針灸大成》:膺中俞,在胸中,當第2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主咳嗽,氣喘,胸痛,胸悶,心悸,瘧疾,癰腫,乳癰。

《針灸學》:膺中俞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中府。在胸部,當第2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主咳嗽,氣喘,胸痛,胸悶,心悸,瘧疾,癰腫,乳癰。直刺0.5-1寸,可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