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滎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滎穴,五輸穴之一。《靈樞.九針十二原》:「所溜為滎。」意為脈氣至此漸大,猶如泉之已成小流,故名。滎穴多分佈在指(趾)、掌(跖)關節附近,其臨床應用,《靈樞.順氣一日分為四時》曰:「病變於色者,取之滎。」《難經.六十八難》又曰:「滎主身熱。」說明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證。
以下是滎穴的具體位置和主治病症:
- 大滎穴:位於大拇指橈側指甲根角側,主治目赤腫痛、頭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、熱病。
- 商丘穴:位於大腳趾外側趾甲根角側,主治目赤腫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、熱病。
- 中沖穴:位於手掌中指橈側指甲根角側,主治目赤腫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、熱病。
- 少商穴:位於手拇指橈側指甲根角側,主治目赤腫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、熱病。
- 太沖穴:位於足背第一跖骨基底內側端,主治頭痛、目赤腫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、熱病。
滎穴是人體十二經脈的輸穴,輸穴是十二經脈氣血輸注之處,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宣散邪氣的作用。滎穴多分佈在指(趾)、掌(跖)關節附近,這些部位是人體經絡氣血匯聚之處,因此滎穴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宣散邪氣的作用。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證,因為發熱病證多由外邪侵襲人體所致,而滎穴具有宣散邪氣的作用,因此可以用於治療發熱病證。
滎穴的臨床應用非常廣泛,除了可以用於治療發熱病證之外,還可以用於治療頭痛、目赤腫痛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瘰癘、癭腫等多種疾病。在針灸治療中,滎穴可以用平補平瀉的方法進行針刺,也可以用溫和灸的方法進行艾灸。滎穴是人體十二經脈的輸穴,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宣散邪氣的作用,因此在臨床上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