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螢火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螢火丹,病名。指丹毒初發於髂部後延至肋下或髆轉至脅者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九。小兒丹毒之一。治宜赤小豆一合,硝石半兩,寒水石一分,研為細末,以冷水調下半錢,每日三次服,可根據小兒年齡大小酌情增減。外治以竈中黃土一合,生油二合,調和如泥,時塗之。
螢火丹,又名螢火丹毒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九:“小兒丹毒,有五種:一者,髂丹,初生於髂部,後延至肋下;二者,髆丹,初生於髆,後轉至脅;三者,髂髆丹,初生於髂部,後轉至脅;四者,脅丹,初生於脅;五者,髂脅丹,初生於髂部,後轉至脅。其色皆赤,狀如火丹,故名丹毒。”
螢火丹的治療方法,在《諸病源候論》中也有記載:“治宜赤小豆一合,硝石半兩,寒水石一分,研為細末,以冷水調下半錢,每日三次服,可根據小兒年齡大小酌情增減。外治以竈中黃土一合,生油二合,調和如泥,時塗之。”
螢火丹是一種小兒常見的皮膚病,多發於春夏季節。其主要症狀為皮膚出現紅斑、丘疹、水皰等,伴有瘙癢、疼痛等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引起其他併發症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孩子有螢火丹的症狀時,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