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營分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營分證

定義
營分證為溫病(溫熱病)辨證中的一個重要階段,屬「衛氣營血」辨證體系中的第三層次。其病機核心在於溫熱之邪深入營陰,灼傷津液,擾動心神,甚至影響血分。此證多由氣分證未解,邪熱內傳營分所致,亦有少數因衛分證逆傳而直接陷入營分,病情較為深重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邪熱內傳:氣分證熱邪熾盛未清,進一步耗傷營陰,使邪熱深伏營分。
  2. 逆傳直中:衛分證邪氣強盛或正氣不足,溫熱之邪未經氣分階段,直接內陷營分(如「逆傳心包」)。
  3. 陰液耗傷:營屬陰,主營養周身,邪熱灼營,導致陰津虧損,甚則波及血分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發熱特徵:身熱夜甚,因營陰受損,夜間陽氣入陰,與邪相爭更劇。
  • 神志異常:輕者心煩不寐,重者神昏譵語,因熱擾心神,甚則蒙蔽心包。
  • 皮膚徵象:斑疹隱隱(尚未透發),舌質紅絳(營熱陰傷之徵)。
  • 脈象:脈細數,細為營陰不足,數為熱邪鼓動。
  • 舌象:舌紅絳少苔,或伴輕微芒刺,乃熱灼營陰之象。

辨證要點

  1. 與氣分證鑑別:氣分證以大熱、大汗、大渴、脈洪大為主,營分證則以夜熱、神昏、舌絳為特徵。
  2. 與血分證關聯:若營熱進一步深入,迫血妄行,則見斑疹透露、出血等血分證表現,兩者常相互兼夾。

治療原則

  • 清營泄熱:主方為清營湯(《溫病條辨》),由犀角(現用水牛角代)、生地、玄參、竹葉心、銀花、連翹、黃連、丹參、麥冬組成,功能清營透熱、養陰生津。
  • 透熱轉氣:若氣分餘熱未盡,可加石膏、知母以辛寒透泄;若神昏明顯,可配合安宮牛黃丸、紫雪丹等開竅醒神。

附:清營湯解析

  • 犀角/水牛角:咸寒入血,清解營分熱毒。
  • 生地、玄參、麥冬:即「增液湯」組合,滋養營陰。
  • 銀花、連翹、竹葉:輕清透泄,使營分熱邪外達氣分而解(體現「入營猶可透熱轉氣」之理)。
  • 黃連、丹參:清心涼血,活血防瘀。

營分證的辨治須注重「透熱」與「護陰」並重,防其進一步深陷血分,同時需觀察斑疹、神志變化,以判斷病勢進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