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營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營氣的中醫理論詳述
定義與基本概念
營氣,又稱「榮氣」,是中醫學中與血共行於脈中的重要精微物質。其名稱源於其營養周身的功能,《靈樞·邪客》稱:「營氣者,泌其津液,注之於脈,化以為血,以榮四末,內注五臟六腑。」營氣與血液關係密切,故臨床上常「營血」並稱。
生成與來源
營氣主要生於水谷,其化生過程依賴脾胃的運化功能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指出:「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與肺,五臟六腑皆以受氣。」具體而言:
- 中焦化生:營氣出於中焦,由脾胃將飲食水谷轉化為精微後,上輸於肺,再通過經脈布散全身。
- 水谷精微:依賴飲食中的精華部分,故《素問·痹論》言:「營者,水谷之精氣也。」
生理功能
營氣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:
- 化生血液:營氣與津液相合,注於脈中而化為血,故《靈樞·邪客》稱其「化以為血」。
- 營養全身:營氣循行於經脈之中,內至五臟六腑,外達四肢百骸,維持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。《靈樞·本藏》強調:「營衛者,精氣也……所以濡筋骨、利關節者也。」
循行特點
營氣的循行與經絡密切相關,其主要特點如下:
- 脈中運行:與血同行於脈中,晝夜不休,循環往復。
- 十二經循行:按十二經脈的流注順序運行,起於手太陰肺經,終於足厥陰肝經,如環無端。
- 與衛氣相協調:營行脈中屬陰,衛行脈外屬陽,二者互為表裡,共同維持人體功能平衡。
與溫病辨證的關聯
在溫病學中,「營分證」是衛氣營血辨證的重要階段,代表邪熱深入營陰,病勢較重,特徵包括:
- 病機特點:熱灼營陰,心神被擾。
- 臨床表現:身熱夜甚、斑疹隱隱、心煩不寐,甚則神昏譫語、舌絳無苔等。
- 治療原則:清營透熱,如清營湯等方劑的運用。
營氣與其他氣血的關係
營氣與氣、血、津液等精微物質關係密切:
- 營氣與血:營氣為血的組成部分,兩者相互化生,「營血同源」。
- 營氣與衛氣:營屬陰主內守,衛屬陽主外禦,二者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。
綜上所述,營氣在中醫理論中扮演了營養機體、化生血液及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角色,其運行與功能對理解人體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