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腸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大腸蒸,病證名。二十三蒸之一。證見鼻右口乾痛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虛勞骨蒸候》:「大腸蒸,鼻右孔乾痛。」
大腸蒸,是指大腸有熱蒸騰之象。《諸病源候論》曰:「大腸蒸,鼻右孔乾痛。」《景岳全書》曰:「大腸蒸,鼻右孔乾痛,大便燥結,小便赤澀,舌紅苔黃,脈數。」
大腸蒸的病因,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導致大腸濕熱內蘊;二是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橫逆犯胃,胃氣不降,大腸傳導失常,導致大腸濕熱內蘊。
大腸蒸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鼻右孔乾痛:這是大腸蒸最典型的症狀。由於大腸有熱蒸騰之象,所以會導致鼻右孔乾燥疼痛。
- 大便燥結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所以會導致大便燥結。
- 小便赤澀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所以會導致小便赤澀。
- 舌紅苔黃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所以會導致舌紅苔黃。
- 脈數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所以會導致脈數。
大腸蒸的治療,以清熱利濕、通便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- 大黃蟅蟲丸:由大黃、蟅蟲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利濕、通便止痛的功效。
- 三黃瀉心湯: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瀉火、通便止痛的功效。
- 茵陳蒿湯:由茵陳蒿、大黃、梔子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利濕、退黃通便的功效。
大腸蒸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飲食要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。
- 情志要舒暢,避免情志不遂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大腸蒸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以下併發症:
- 腸炎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會導致腸道黏膜發炎,引起腸炎。
- 結腸炎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會導致結腸黏膜發炎,引起結腸炎。
- 直腸炎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會導致直腸黏膜發炎,引起直腸炎。
- 腸癌:由於大腸濕熱內蘊,長期刺激腸道黏膜,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。
因此,如果出現大腸蒸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