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蠅頭蟹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蠅頭蟹眼,乃中醫眼科病證之名,屬黑睛疾患之變證。此證初起,黃仁自黑睛潰破處綻出,其形小者若蠅首,色澤黑亮;稍大則狀似蟹目,凸起睛表。《眼科統秘》載其形貌特徵,後世多歸於「蟹睛」證之範疇。
病機根源,多因肝膽火熾,上灼風輪;或陰虛火炎,煎迫睛珠。黑睛本屬風輪,為肝膽所主,若受火邪燔灼,則絡損睛潰,黃仁乘隙凸出。輕者僅見蠅頭之態,重則成蟹眼之狀,甚者睛珠塌陷,視力大損。
此證常見於「凝脂翳」、「疳眼上目」等疾之變證。古人觀其病勢,分「蠅頭」、「蟹眼」二態,實為同一病機之輕重差異。蠅頭者,病勢尚淺,黃仁突出未甚;蟹眼者,潰口已闊,睛珠脫出愈顯。二者皆伴眼珠劇痛,羞明淚熱,甚則牽及巔頂作痛。
辨證之法,須察潰口形態:若周邊白睛赤脈纏繞,多屬肝肺實火;若潰處色淡而久不斂,則為陰虛夾濕。古方治此,急症多用瀉肝散清解鬱火,緩則投以鎮腎決明丸滋陰固睛。外治則以琥珀煎點眼,防腐斂潰。
此證與「旋螺突起」有別,後者乃睛珠整體凸變,而蠅頭蟹眼特指黃仁自黑睛破綻之局部突出。元代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論蟹睛,謂其「如珠子出於黑睛上」,正與此證機理相合。清初《目經大成》更細分其形,稱「小者如豆,大者如蟹」,揭示病情演變之序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