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癭瘤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5-01
名詞介紹
癭病,系指頸前腫大,結而成塊的一種病症。包括「癭囊」、「癭瘤」和「癭氣」。本病早在戰國時代就有所記載,如《呂氏春秋‧盡數》曰:「輕水所,多禿與癭人」。隋代《諸病源候論‧癭候》明確指出癭病的病因主要與情志內傷及水土因素有關。
本病病因病機,目前仍認為由於水土因素及情志內傷,使機體氣機不暢而形成氣滯。氣機郁滯,不能輸布津液,凝聚成痰,壅于頸前而成本病。氣滯日久,使血行亦受到障礙而發生血瘀,以致使癭腫較硬或有結節。亦有因痰氣鬱結化火,火熱耗傷陰液,而致陰虛火旺。
針灸治療癭病的記載,首見於《針灸甲乙經》,隋‧《諸病源候論‧癭候》明確指出:「有三種癭,有血癭,可破之;有息肉癭,可割之;有氣癭,可具針之。」把針灸作為重要治法之一。之後,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、《針灸資生經》均有載述。尤其是後者,不僅在針灸取穴上有所增加,且指出不僅用灸,用「針亦良」。但在明清的典籍中,述之不多。
現代西醫學之單純性甲狀腺腫大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症,可歸屬於本病證。
辨證分型
(一)癭囊
頸前結塊腫大,瀰漫對稱,邊緣不清,腫塊一般光滑,柔軟。病程久者,可捫及結節。脈弦細,舌淡紅苔薄白。
(二)癭氣
頸前輕度或中度腫大,柔軟、光滑、無結節、無根、可隨吞嚥動作而活動。煩熱、心悸、失眠、自汗、急躁易怒,眼球突出,手指顫抖,多食易飢,消瘦乏力。脈弦數或細數,舌質紅。
治療
(一)癭囊
- 治則:理氣化痰,消癭散結。
- 處方:風池、水突、天突、合谷、足三里、阿是穴。
(二)癭氣
- 治則:養陰清火,化痰散結。
- 處方:風池、腎俞、太溪、三陰交、水突。偏心腎陰虛、加心俞、神門、內關;偏肝腎陰虛加肝俞、太衝、陽陵泉。
古方輯錄
《針灸甲乙經‧卷之十二》:癭,天窗及會主之。 瘤癭,氣舍主之。
《備急千金要方‧卷二十四》:癭上氣短氣,灸肺輸百壯。 癭惡氣,灸天府五十壯。
《針灸資生經‧第七》:癭惡氣,大椎橫三寸間寸灸之。風池耳上髮際、大椎各百壯。大椎兩邊各寸半小垂下各三十。又臂隨年壯,凡五處,共九穴。又垂兩手兩腋上文頭各三百壯。針亦良。
《醫學綱目‧卷之十九》:諸癭惡氣:肩髃(男左灸十八壯,右十七壯。女右灸十八壯,左十七壯)。又法:天府(七七壯)、衝陽(隨年壯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