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硬瞼硬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硬瞼硬睛

病證名,屬外障眼病範疇,臨床特徵為胞瞼(眼瞼)與睛珠(眼球)皆現木硬僵滯之狀,患者常覺疼痛澀痛,眼球轉動艱難。此證多因痰熱、風邪與氣血瘀滯相互摶結而成,病機關鍵在於膈間積熱,內熱上蒸,復感風邪,風熱相搏,壅遏目絡,致氣血運行不暢,凝滯於胞瞼及白睛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膈間積熱:飲食辛辣厚味或情志鬱火,使中焦痰熱內蘊,上灼目絡。
  2. 風熱上攻:外感風熱之邪,循經上犯目竅,與內熱相合,加重氣血壅滯。
  3. 氣血凝滯:熱邪煎灼津血,脈絡不通,胞瞼失養而硬腫,睛珠活動受限。

治法與方藥

  • 核心治則:祛風清熱、活血散瘀。
  • 代表方劑
    • 當歸活血煎(《審視瑤函》):以當歸、赤芍活血通絡,黃芩、梔子清膈熱,防風、菊花祛風散邪,佐川芎、紅花行滯化瘀,標本兼顧。
    • 助陽活血湯(《東垣試效方》):適用於兼氣虛者,黃耆補氣,當歸、柴胡調和肝血,升麻引藥上行。
  • 外治法
    • 劆洗法:以鋒針輕刺患處放血,配合蒲公英或桑葉煎湯熏洗,以泄熱解毒、疏通絡脈。

兼證辨治

  • 若瞼內粟粒樣硬結,可加昆布、海藻軟堅散結;
  • 若白睛赤脈纏布,酌加牡丹皮、紫草涼血化瘀;
  • 痰熱偏盛者,合溫膽湯化裁以化痰通絡。

古籍佐證
《銀海精微》提及:「風熱客於瞼眥,令血澀不行,則瞼硬睛疼。」符合此證風熱瘀阻之病機。治法強調「先去風熱,後調氣血」,與當歸活血煎之用藥思路相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