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壅腎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壅腎瘡,又稱沖疽,是指發生於臍上二寸處之腹皮癰。其特點是初起時,皮膚紅腫,有灼熱感,疼痛劇烈,局部皮膚緊張,觸之堅硬,有波動感,並可觸及硬結。若病情發展,則局部皮膚破潰,流出膿血,疼痛減輕,但病情反覆發作,難以治癒。
壅腎瘡的病因多為外感風熱之邪,內蘊濕熱,或因飲食不節,脾胃虛弱,濕熱內生,或因肝腎陰虛,虛火上炎,或因外傷感染所致。
壅腎瘡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、清熱解毒飲等中藥內服,外用黃連膏、紫金膏等外敷。
壅腎瘡的預防,應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喝酒,不熬夜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若出現腹部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。
以下是《證治準繩.外科》卷四中關於壅腎瘡的論述:
【沖疽】
沖疽者,臍上二寸,腹皮癰也。其狀初起,皮膚紅腫,灼熱疼痛,局部皮膚緊張,觸之堅硬,有波動感,並可觸及硬結。若病情發展,則局部皮膚破潰,流出膿血,疼痛減輕,但病情反覆發作,難以治癒。
沖疽之因,多為外感風熱之邪,內蘊濕熱,或因飲食不節,脾胃虛弱,濕熱內生,或因肝腎陰虛,虛火上炎,或因外傷感染所致。
沖疽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、清熱解毒飲等中藥內服,外用黃連膏、紫金膏等外敷。
沖疽的預防,應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喝酒,不熬夜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若出現腹部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