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腸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大腸癰,中醫病名。發於少腹天樞穴部位,多因大腸癰疽相連結之化膿性感染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百二十八:「天樞隱隱而痛者,大腸疽也;上肉微起者,大腸癰也。」

其證多由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濕熱凝結大腸而成。初起發熱惡寒,自汗腹痛,繼則天樞穴處微腫痛,手不可按,大便有墜脹感,或見右腿不能直伸,久則飲食無味,精神不振,膚肌甲錯粗糙,甚則於天樞穴處形成膿腫、潰爛難愈。

該證與腸癰、少腹癰、小腹癰等,或即同病異名者。內服可選用清腸飲化裁,後期若見氣血兩虛者可以八珍湯加減治之。或參腸癰等條之診治原則與方藥。

【古籍原文】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百二十八:「天樞隱隱而痛者,大腸疽也;上肉微起者,大腸癰也。」

【現代醫學解釋】

大腸癰是一種化膿性感染,多發於男性,好發於夏秋季節。主要症狀為發熱、腹痛、腹脹、便秘或腹瀉,嚴重者可出現膿腫、壞死、穿孔等併發症。

大腸癰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選用清腸飲、大黃牡丹皮湯等中藥內服,配合外敷中藥膏藥,必要時可行手術治療。

【預防措施】

  1. 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生冷油膩食物。
  2. 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。
  3. 不吃不潔食物,不喝生水。
  4. 保持大便通暢,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。
  5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6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