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用夾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用夾法
用夾法為古代中醫眼科手術中之一種外治技術,首載於《銀海精微》,主要用於處理眼瞼瘀血及厚翳之症。其操作原理乃藉器械夾持眼瞼,結合針灸與藥物,以達活血祛瘀、消除翳障之效。此法現雖已不為臨床所用,然其技術細節仍具中醫外科學術價值。
操作要領
- 審視定位:施術前須詳察上下眼瞼,辨明瘀血結聚之處。以鋒針(或類似工具)輕劘瘀滯部位,待惡血盡出始可上夾。
- 夾具應用:夾子安置須注重方位,不可過高,應貼近眼瞼弦緣(即瞼板緣)。操作時需觀察睫毛走向,確保夾持平穩後方能施力固定。
- 艾灸輔助:於夾具緊扣之肌表施以小艾炷灸,每處限灸三壯。此舉意在溫通局部氣血,助瘀散翳消,然須掌握火候,過灸恐致皮肉潰爛。
- 後續調治:若夾後患處未乾斂,須以藥性平和之丹劑(如輕淡退翳散)逐步清除殘餘翳膜;對頑固厚翳者,尤忌峻猛之藥,當以漸消緩散為則。
技術特點
此法融合器械、灸療與藥物三者,體現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整體觀。其中對器械精細化操作(如夾具高度、力道控制)與艾灸量的嚴格限制,反映古代中醫對眼部解剖結構及創面修復的深刻認識。其適應症偏重於血瘀型眼疾,符合「血實宜決之」的治療原則,然因古代技術條件所限,今已由現代眼科無菌術式取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