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尤乘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尤乘 (清代醫家)
尤乘,字生洲,號無求子,江蘇吳縣人,為清代著名醫家。初時攻讀儒學,後轉而習醫,拜名醫李中梓為師,盡得其醫學真傳。後又遊歷各地,廣訪名醫,博采眾長,醫術日益精進。尤氏曾赴京城深造針灸之學,並獲任太醫院御前侍直,後辭官歸鄉,專心著書立說,對中醫理論與臨床醫學均有重要貢獻。
主要醫學貢獻
1. 增補李中梓醫學著作
尤乘繼承李中梓之學,並對其多部著作進行增補完善:
- 《診家正眼》:原為李中梓論述脈學之書,尤乘增補脈診要領,使其更趨完備。
- 《本草通玄》:李中梓的本草學著作,尤氏增入藥物鑒別與臨床應用經驗。
- 《病機沙篆》:此書主要闡述中醫病機理論,尤乘增補病證辨析與治療法則。
以上三書合稱《士材三書》,成為清代中醫重要的臨床參考典籍。
2. 補輯經絡與臟腑學說
尤乘重視經絡學說,曾增補《經絡全書》,詳述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的循行、主治病症及其針灸取穴要領。此外,他還補輯《臟腑性鑒》,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、病理變化及調養方法進行系統論述,對中醫藏象學說發展有重要影響。
3. 合著《博物知本》
尤乘將《臟腑性鑒》與《藥品辨義》合編為《博物知本》,內容涵蓋臟腑理論與藥物學知識,強調臨證時應重視臟腑辨證與藥物性味的配合運用。
4. 養生專著《壽世青編》
《壽世青編》是尤乘所撰的養生專著,集中結合中醫養生理念與道家調攝思想,論及四時養生、飲食調攝、導引吐納等養生方法,對後世中醫養生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。
學術思想與影響
尤乘醫術博采眾長,尤重脈診、針灸、臟腑辨證,在繼承李中梓學術的基礎上,又有自己的發揮與創新。其著作涵蓋診斷、本草、病機、經絡、養生等多個領域,對清代中醫學的理論整理與臨床應用均有重要貢獻,並對後世中醫典籍的編纂產生深遠影響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