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腸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**大腸瀉(Diarrhea)**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主要病因是脾胃虛弱,導致運化失常,從而出現大便稀溏、不成形、色淡、質稀、氣味臭穢等症狀。

發病原因很多,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不當:暴飲暴食、吃生冷油膩食物,或過飽,都會損傷脾胃,導致大腸瀉。
  2. 情志不遂:長期精神緊張、情緒不穩定,會導致肝氣鬱結,脾胃受損,從而引起大腸瀉。
  3. 外感六淫:受寒、受熱、受濕、受燥、受風等,都會損傷脾胃,導致大腸瀉。
  4. 其他因素:如腸道感染、寄生蟲感染、糖尿病、腸道腫瘤等,都可能引起大腸瀉。

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,可分為以下幾種:

  1. 脾胃虛弱型:可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等方藥進行治療。
  2. 肝氣鬱結型:可用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等方藥進行治療。
  3. 外感六淫型:可用藿香正氣散、葛根芩連湯等方藥進行治療。
  4. 其他因素引起的: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。

患者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宜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  2. 避免食用生冷、難消化的食物。
  3. 避免暴飲暴食,應細嚼慢嚥。
  4. 保持大便通暢,不要久蹲。
  5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6. 適量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7. 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大腸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如果不注意治療,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,如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腸穿孔等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大腸瀉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