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有頭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有頭疽,是中醫的病名。癰疽是指在體表出現像粟米一樣的瘡頭的情況,因此得名。盛行在現代醫學中的癰疽則是指感染的癰。該疾病發生沒有特定的部位。由於癰疽發生的部位不同,形態也有所差異,因此有許多不同的名稱,例如:發生在背部的叫做發背,發生在手指間的叫做搭手,發生在背部的叫做背疽,發生在頭部的叫做腦疽或腦後發,還有蜂窩疽、蓮蓬髮等等。

引發癰疽的原因多是外感風濕火毒,或者過食高粱等重口味食物,這樣會導致濕熱火毒積聚於體內,造成內臟熱積,氣血凝滯,營衛失調,邪氣阻塞在肌膚而引發癰疽。臨床症狀上有虛實之分。初期會看到局部紅腫熱痛,瘡頭高聳呈粟米狀,劇烈疼痛,嚴重時可能伴有全身寒熱、口渴煩躁、便祕溲赤等症狀,脈搏洪數,舌苔厚黃色,這種情況為實證類型的癰疽。治療這種情況應該清熱解毒,疏風活血,可以內服清熱解毒的仙方活命飲,或者使用黃連解毒湯等中藥治療;外用金黃膏來敷貼。如果癰疽潰爛後有腐肉不脫落的情況,可以外敷九黃丹或五五丹。如果瘡面面積較大,腐肉難以脫落,也可以考慮手術剝除。如果腐肉已經除去,瘡面呈現紅活狀態,可以使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。

在辨證上,如果瘡疽初發時,症狀呈現疽形平塌,根部漫腫,顏色暗淡,不太疼痛,化膿較緩慢,潰爛後膿汁清稀,患者神疲乏力,面色無華,脈搏數而無力,舌頭呈淡紅色或者紅色,這屬於虛證類型的癰疽。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以溫陽補益,調和氣血為主。如果偏向於陰虛,可以內服竹葉黃芪湯等藥物;如果是氣血兩虛,則可以選擇托里消毒散等藥物。在外敷方面,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法。同時,可以考慮使用桑柴火烘的方法來幫助陽氣增強。如果治療不當或時機錯過,往往會導致內陷的併發症。詳細請參閱內陷證相關資訊。

【古籍原文】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“有頭疽者,發於體表,有粟米樣瘡頭,故名。其發無定處,因所發部位不同,或形態各異,而有許許多多之命名,如發背、搭手、背疽、腦疽、腦後發,如蜂窩發、蜂窩疽、蓮蓬髮等等。其發病,多因外感風濕火毒,或過食高粱厚味,使濕熱火毒內蘊,造成內臟積熱,氣血凝滯,營衛不和,邪阻肌膚而發。臨證所見有虛實之分。其初起見局部紅腫熱痛,根束高腫,瘡頭有如粟米一隻或多隻不等,疼痛劇烈,甚則伴有全身寒熱,口渴煩躁,便祕溲赤,脈見洪數,舌紅苔黃者,此為有頭疽之實證。該證之治療,宜清熱解毒,疏風活血,可內服仙方活命飲,或用黃連解毒湯等;外用金黃膏敷貼。潰後腐肉不去者,外敷九黃丹,或五五丹。若瘡面較大,腐肉難脫者,亦可手術剝脫切除。若腐肉已除,瘡面紅活者,可用生肌散,或生肌玉紅膏。

在辨證上,若瘡之始發,證見疽形平塌,根基漫腫,色晦暗,不甚疼痛,成膿多較遲緩,潰後膿汁清稀,神疲納獃,面色無華,脈數而無力,舌絳或淡者則屬虛證。其治療宜溫陽補益、調和氣血之劑。若偏於陰虛者,可內服竹葉黃芪湯之類;若氣血兩虛者,則可選托里消毒散之類。外敷用藥可參實證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