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瘀血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瘀血黃

瘀血黃是一種病證名,即指由於瘀血所致的身體黃疸。《明醫指掌》卷四:「瘀血黃者,大便黑,小便利,抵當湯、桃仁承氣湯,量人虛實,下盡黑物則愈。」

瘀血黃的病因病機

瘀血黃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外感風寒、內傷七情、飲食勞倦等因素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瘀血內阻,阻遏脾胃運化,影響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輸布。這會造成脾虛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痰濕形成,並阻遏肝膽疏泄,影響膽汁的排泄。膽汁鬱積、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血行不暢,血液中的膽紅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,從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濃度升高,引起皮膚、黏膜及鞏膜黃染,出現身體黃症狀。

瘀血黃的臨床表現

瘀血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皮膚、黏膜及鞏膜黃染,是瘀血黃最主要的臨床表現。
  2. 大便黑,由於瘀血阻遏脾胃運化,導致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輸布障礙,所以大便呈黑色。
  3. 小便利,由於瘀血阻遏肝膽疏泄,影響膽汁的排泄,所以小便會變得順暢。
  4. 舌質紫暗,苔薄白,由於瘀血阻遏氣血運行,導致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,所以舌質呈紫暗,苔薄白。
  5. 脈弦細澀,由於瘀血阻遏氣血運行,所以脈象呈弦細澀。

瘀血黃的診斷

瘀血黃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。

  1. 臨床表現:患者主要表現為皮膚、黏膜及鞏膜黃染,大便黑,小便利,舌質紫暗,苔薄白,脈弦細澀。
  2. 相關檢查結果:患者的血常規檢查中,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,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增高,血小板計數正常或減少。肝功能檢查中,谷丙轉氨酶、穀草轉氨酶、總膽紅素、直接膽紅素等指標升高。

瘀血黃的治療

瘀血黃的治療以活血化瘀、行氣利膽為主。常用方藥包括桃仁承氣湯、抵當湯、大黃牡丹皮湯、柴胡疏肝散、丹參飲等。

瘀血黃的預後

瘀血黃的預後一般較好。若能及時治療,病情可以很快恢復。若治療不及時或不當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
瘀血黃的食療

瘀血黃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多吃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利膽作用的食物,如桃仁、紅花、丹參、川芎、赤芍、柴胡、香附等。
  2. 減少攝取生濕助濕、阻礙氣血運行的食物,如肥肉、油膩食物、甜食、辛辣刺激性食物等。
  3. 飲食要清淡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
瘀血黃的注意事項

瘀血黃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按時服藥,不擅自停藥或減藥。
  2. 定期複查,觀察治療效果。
  3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避免暴飲暴食,飲食要清淡。
  6. 避免接觸寒冷、潮濕的環境。
  7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8. 個人衛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