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於溥澤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於溥澤
於溥澤(生卒年不詳),字皆霖,又字芥林,號雲巢,晚號之萊山人,清代山東平度人。早年舉業入仕,博通經史,尤精詩詞,後轉習岐黃之術,師從清代著名醫家黃元御,深得其學術精髓,臨證療效卓著,成為清中期山東地區極具影響力的中醫大家。
學術淵源與醫術特色
於溥澤承襲黃元御學派思想,黃氏尊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為醫道之本,並以《傷寒論》為臨證綱領,倡導「扶陽抑陰」之治則,重視中氣升降與五行生剋。於溥澤在此基礎上,結合臨床實踐,發展出務實辯證的風格。其診治注重氣化理論,強調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平衡,擅長從脾胃調理入手,以恢復「中土斡旋」之能,此與黃元御「中氣為樞」的主張一脈相承。
著作與醫案
- 《雲巢醫案》
此書為於溥澤臨證驗案彙編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等雜病,載錄其辨證思路與用藥特色。案中多見對六經辨證的靈活運用,並善以經方(如桂枝湯類、理中湯等)化裁,體現其對仲景學說的深刻理解。 - 《醫學侍話》
為其醫學隨筆,論及醫理、診法及藥性,其中闡釋「陽主陰從」的生理觀,並論述風、寒、濕等外邪致病的機轉,反映其對病因病機的獨到見解。 - 《傷寒指南》
此書系統註解《傷寒論》,逐條析義,結合臨床實例闡發經方應用,尤重「三陰三陽」的傳變規律,凸顯黃元御學派對傷寒理論的獨特詮釋。
傳承與影響
於溥澤門人眾多,平度一地名醫多出其門,形成區域性醫學流派,對魯東醫風影響深遠。其學術不僅承襲黃氏心法,更融入個人心得,如對濕熱證的辨治,提出「分消走泄」之法,豐富了清代溫病理論的實踐。
綜觀其生平,於溥澤兼融儒醫之長,以紮實的經典功底指導臨床,其著作與醫案為後世研究中醫藥發展史,特別是黃元御學派傳承,提供了重要文獻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