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腸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大腸募,經穴別名。見《千金要方》。即天樞。見該條。

大腸募,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別名天樞。《千金要方》曰:大腸募在臍下三寸,天樞也。

大腸募,屬足陽明胃經。《靈樞·經脈》曰:大腸手陽明之脈,起於大指次指之端,循指上廉,出合谷,上腕,出肘外側,上臑外,循肩上,出髃骨之前,上出於項,下入缺盆,絡心,下膈,屬大腸。其支者,從缺盆上頸,貫頰,入下齒中。

大腸募,位於腹部,當臍下三寸,即天樞穴。天樞穴,出《靈樞·經脈》。別名大腸募。《靈樞·經脈》曰:大腸手陽明之脈,起於大指次指之端,循指上廉,出合谷,上腕,出肘外側,上臑外,循肩上,出髃骨之前,上出於項,下入缺盆,絡心,下膈,屬大腸。其支者,從缺盆上頸,貫頰,入下齒中。

大腸募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腸鳴、痢疾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部脹滿、腸鳴、便秘、泄瀉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

大腸募,配天樞、大腸俞、足三里,有和胃降逆、通利大腸的作用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腸鳴、痢疾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

大腸募,配中脘、足三里、天樞,有和胃降逆、通利大腸的作用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腸鳴、痢疾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

大腸募,配中脘、足三里、天樞、大腸俞,有和胃降逆、通利大腸的作用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腸鳴、痢疾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

大腸募,配中脘、足三里、天樞、大腸俞、內關,有和胃降逆、通利大腸的作用,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腸鳴、痢疾、腸炎、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