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魚臍丁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魚臍丁
魚臍丁,病名。疔腫之形似魚臍者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一。多因風邪毒氣於肌肉所生也。「此瘡頭黑深,破之黃水出,四畔浮漿起,狹長似魚臍,故謂之魚臍丁瘡。」證治參見丁、疫疔、疔瘡條。
魚臍丁,又名魚臍瘡,是一種疔腫的類型。疔腫是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,多見於青壯年。魚臍丁的發病原因是風邪毒氣侵入肌肉,導致局部組織發炎、化膿。臨床表現為患處皮膚出現紅腫、疼痛,並有膿液形成。治療上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
魚臍丁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患處皮膚出現紅腫、疼痛,並有膿液形成。
- 患處皮膚表面有一個小孔,可見黃色膿液流出。
- 患處周圍的皮膚有浮腫、發熱的現象。
- 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乏力的症狀。
魚臍丁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外用藥物:可以使用紫雲膏、魚石脂膏等外用藥物,以消腫排膿。
- 內服藥物:可以使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等中藥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。
- 針灸治療:可以使用針灸的方法,以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。
- 手術治療:如果魚臍丁的膿液較多,可以通過手術切開引流。
魚臍丁的預後一般良好,如果及時治療,可以很快痊癒。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感染擴散,甚至引起敗血症。因此,如果出現魚臍丁的症狀,應儘早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