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俞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俞竅
俞竅是中醫學中對深在筋骨間之腧穴的稱謂,其概念源於《黃帝內經》,為針灸理論中描述穴位深度及與季節氣機相應的重要術語。
古典文獻記載
《素問·診要經終論》明確指出:「冬刺俞竅於分理。」意指冬季人體氣機內藏於深部,針刺治療時需相應深入筋骨分理之間。林憶等於《新校正》中進一步註解:「按《四時刺逆從論》雲:‘冬氣在骨髓’。此俞竅即骨髓之俞竅也。」說明俞竅與冬季氣機在骨髓的特性相合,為深層刺法的理論依據。
明代張景岳於《類經》中注釋:「孔穴之深者曰竅,冬氣在骨髓中,故當深取俞竅於分理間也。」此處強調「竅」指孔穴中位置較深者,而「分理」則指筋骨肌肉間的紋理結構。據此可理解俞竅不僅指特定穴位,更代表一類需深刺以應冬季氣機的針刺取穴原則。
理論內涵
- 與四時氣機相應
中醫認為人體氣血運行隨四時變化而異,《素問·四時刺逆從論》提出「春氣在經脈,夏氣在孫絡,長夏氣在肌肉,秋氣在皮膚,冬氣在骨髓」的理論。俞竅的刺法正對應冬季氣機內潛骨髓的特性,需透過深刺才能有效調動深層經氣。 - 解剖層次特性
俞竅所處的「分理」為筋骨交界處的細微結構,此處經氣運行較為緩慢而深沉。與一般腧穴相比,俞竅更強調針刺需穿透肌肉層,接近骨骼表面,以觸及「骨髓」相關的氣化層次。 - 治療作用
深刺俞竅具有激發腎氣、溫通骨髓的作用,符合冬季宜「藏」的養生原則。此類刺法多用以治療骨病、深部痹證及與腎相關的虛寒病症,能引陽氣入裡以驅除深伏之邪。
現代詮釋
從現代針灸學角度觀察,俞竅可能對應深層肌膜、骨膜或神經血管束周圍的刺激點,其機制涉及深部感受器的激活與整體神經體液調節。部分學者認為,《內經》所述俞竅與現今「骨邊穴」或「深刺點」概念有相通之處,尤其在治療慢性筋骨疾病時,深刺靠近骨面的針法仍具臨床價值。
此概念亦體現中醫「因人、因時、因地」的治療思想,強調針刺深度需隨季節、體質及病位深淺而靈活調整,為傳統針刺技法中深淺補瀉理論的重要體現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