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傴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傴僂,病證名。背曲身蜷不得直伸。《靈樞.厥病》:「傴僂者,腎心痛也,先取京骨、昆侖。」

傴僂的病因,主要由於腎虛,腎氣不足,不能溫煦筋骨,導致筋骨失養,而出現背曲身蜷不得直伸的症狀。此外,肝腎同源,肝氣不足,亦可導致傴僂。

傴僂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背曲身蜷,不能直伸,腰膝酸軟,步履不穩,頭暈目眩,耳鳴耳聾,面色蒼白,舌淡苔白,脈沉細弱等。

傴僂的治療,以補腎益肝為主。可用六味地黃丸、金匱腎氣丸等中成藥治療。此外,亦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方法。

傴僂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2. 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食物。
  3.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體位,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。
  4. 要注意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5. 如有傴僂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
傴僂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傴僂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