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俞東皋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俞東皋
明代醫家,具體生卒年及籍貫不詳,主要活躍於中醫痘疹(天花與麻疹)領域。著有《痘疹xx言》,內容涉及痘疹之病因、病機、診斷及治療,然該書已佚,後世僅能從其他醫籍之引述略窺其學術見解。
學術背景與貢獻
- 痘疹理論:
俞氏承襲明代以前痘疹醫理,尤重「毒邪自內外發」之說,認為痘疹乃體內伏毒(胎毒或時邪)因外感引動而發,其病機與肺脾二經關係密切,主張治療須辨順逆、察氣血盛衰。 - 辨證特色:
- 分期論治:將痘疹病程細分為發熱期、見點期、起脹期、灌漿期、結痂期,各期用藥不同。如發熱期宜清透,灌漿期需溫補氣血以助毒外托。
- 重脾胃調理:強調痘疹預後與脾胃功能相關,若見吐瀉、食少等症,需先健脾和中,再清熱解毒。
-
方藥運用:
參考《痘疹xx言》殘篇,俞氏可能善用「托裡透毒」之法,如結合黃芪、人參等補益藥與紫草、連翹等清解藥,體現「扶正祛邪」思路。
歷史影響
雖著作失傳,但其對痘疹分期治療與脾胃調護的見解,與明代萬全《痘疹心法》等醫家相互呼應,反映當代對小兒痘疹的臨床重視。清代《醫宗金鑒·痘疹心法要訣》部分內容亦間接吸收其理論,可見其承先啟後之地位。
(註:因原書亡佚,部分考據源自後世醫籍轉引,或有推論之處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