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房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玉房俞

別名:白環俞(見《中國針灸學》)

定位與歸經
玉房俞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穴位,位於骶部,平第四骶後孔,骶正中嵴旁開1.5寸處。其解剖位置鄰近骶神經分支及臀上動脈,深層為盆腔內臟器官。

名稱涵義
「玉房」一詞於中醫古籍中多指人體精微藏聚之所,或與下焦腎氣、生殖機能相關;「俞」即輸注之意,說明此穴為氣血轉輸之要處。別名「白環俞」中「白」象金氣,主收斂;「環」喻氣血如環周流,暗合其調節下焦氣機之功。

功能與主治

  1. 益腎固精:主遺精、白濁、月經不調等腎氣不固之症,能溫補下元。
  2. 調經止帶:適用於帶下、陰挺等婦科病,與任脈、帶脈氣機相通。
  3. 強腰利溼:改善腰骶痛、下肢痿痹,通利膀胱經水濕之滯。

操作技法
針刺時直刺1~1.5寸,得氣後可行捻轉補瀉,艾灸亦可溫煦局部寒濕。

古籍考證
《針灸甲乙經》載白環俞「主腰脊痛,大小便難」;後世醫家擴充其用於前陰病,與「玉房」之名呼應,強化其與腎、膀胱、胞宮之聯屬。

此穴臨床多與關元、腎俞等配用,共奏調補下焦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