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房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玉房蒸
玉房蒸為中醫病名,屬虛勞骨蒸病候之一,歸於「二十三蒸」範疇,首見於隋代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·虛勞骨蒸候》。其病機根源於陰虛內熱,臟腑虧損,尤與肝腎陰虛、相火妄動密切相關,並因虛熱內蒸而發為骨蒸勞熱之象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玉房蒸之成因多與房勞過度、情志內傷或久病耗損有關。
- 腎精虧虛:腎主藏精,若恣情縱慾或久病失養,致腎精耗竭,陰虛生內熱,虛火擾動精室,男子則見遺精滑泄;女子因精血同源,腎陰不足則沖任失調,月事乖違。
- 相火妄動:肝腎同源,腎陰虧虛易引動肝火,相火不藏,下擾精室或胞宮,加重精血不固或經候紊亂。
- 虛熱內蒸:陰虛不能制陽,虛熱內生,熏蒸筋骨,故發為骨蒸潮熱、五心煩熱等症。
臨床表現
- 男性:多見遺精、滑精、早泄,或精液漏下不止(遺瀝漏精),伴腰膝痠軟、眩暈耳鳴。
- 女性:以月經不調為主,如經期先後不定、經量過少或崩漏,兼見顴紅盜汗、口乾咽燥。
- 共通症狀:骨蒸潮熱(熱感自骨內透發)、夜寐汗出(盜汗)、形體消瘦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等虛勞徵象。
辨證論治
玉房蒸屬虛勞範疇,治當以滋陰降火、調和肝腎為要,並據證型加減:
- 腎陰虧虛為主:方選知柏地黃丸(《醫宗金鑒》),滋腎陰、清相火;若精關不固,可加煅龍骨、煅牡蠣以澀精止遺。
- 肝腎陰虛夾火:用一貫煎(《續名醫類案》)合清骨散(《證治準繩》),養肝滋腎、清退虛熱。
- 婦女沖任失調:宜六味地黃丸加當歸、白芍調養肝血;若虛熱明顯,佐以地骨皮、銀柴胡清透伏熱。
古籍記載與延伸
除《諸病源候論》外,清代《醫宗金鑒·虛勞門》進一步闡釋玉房蒸與「勞瘵」之關聯,指出其遷延不癒可致氣陰兩竭,甚則「成癆」。明代《景岳全書》亦強調「斂陰清火」為治療關鍵,並注重調攝靜養以輔藥力。
玉房蒸之論述,體現中醫對虛損性疾病「從腎論治」與「標本兼顧」之特色,後世醫家多在此基礎上,結合臨床見症細化辨治,豐富其內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