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環俞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玉環俞穴詳解
穴名考源
玉環俞為經穴別名,首見於近代著作《中國針灸學》。此名乃白環俞之雅稱,取自傳統中醫對人體部位的美稱習慣。"玉"在傳統醫學中常用以形容潔白、珍貴之物,"環"指環繞腰骶之位置特點。
正名對照
玉環俞即足太陽膀胱經之白環俞穴,代號BL30(據WHO國際標準穴位命名)。此穴在《針灸甲乙經》中初名「白環俞」,後世醫籍多沿用此稱。
定位解剖
本穴位於骶部:
- 具體位置:骶骨正中嵴旁開1.5寸,平第4骶後孔
- 體表標誌:在臀溝上端,骶角連線外側約兩橫指處
- 解剖層次:穿越皮膚→皮下組織→臀大肌→骶結節韌帶
- 鄰近結構:上側為中膂俞,下近會陽穴
穴位功效
白環俞(玉環俞)主司:
- 調經止帶:治療婦科之赤白帶下、月經不調
- 強腰利溼:改善腰骶疼痛、下肢痿痹
- 固攝下焦:針對遺精、疝氣等泌尿生殖系統症狀
- 通絡止痛:緩解坐骨神經痛及骶部筋肉拘急
刺灸方法
針法:
- 針刺深度:直刺1-1.5寸
- 進針角度:垂直皮膚緩慢進針
- 得氣表現:局部酸脹感可擴散至臀部
灸法:
- 適宜艾炷灸3-5壯
- 艾條溫灸10-15分鐘為宜
配伍應用
- 配關元、三陰交治婦人帶下
- 配腎俞、環跳治腰腿疼痛
- 配中極、陰陵泉治小便不利
- 配八髎穴治骶部氣血不通
經典記載
《針灸甲乙經》載:「白環俞,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,足太陽脈氣所發,刺入五分,灸三壯。」 《醫宗金鑒》言其:「主治腰脊痛不得坐臥,疝氣,腳膝不仁,及婦人月經不調,帶下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