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粒分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玉粒分經
玉粒分經,亦稱「玉粒分精」,屬中醫眼科病證之名,載於《雜病證治準繩》第七冊。此症發病部位可現於眼瞼(脾)或白睛(氣輪),其病機與辨治隨所在經絡而異,故稱「分經」。
病因病機
- 發於氣輪(白睛):
白睛屬肺,此處生玉粒多因「金火亢承」,即肺金受心火刑剋,燥熱偏盛所致。症見粒小堅實,色淡黃或白,周圍血絡微赤,兼有乾澀灼熱之感。 - 發於眼瞼(脾):
眼瞼屬脾,此處病變多因濕熱內蘊,土性燥滯,氣血壅塞而成。其形圓小如粟,質硬,色淡黃或如正常膚色,或伴瞼緣紅腫。
辨證論治
- 發於眼瞼者:
病機以濕熱為主,治宜清熱瀉脾、化濕通絡。方用清脾散加減,可佐黃連、石膏以清脾胃積熱;若濕重腫甚,加滑石、茯苓以滲濕。 - 發於白睛者:
病機屬肺經燥熱,治當清瀉肺火、潤燥涼血。方選瀉白散加減,可加黃芩、桑白皮以增清肺之力;若血絡瘀滯,加牡丹皮、赤芍以涼血散結。
預後與轉歸
此症輕者或可自癒,然若飲食不節,過嗜辛燥炙煿,易致熱毒壅盛,使病情加重,日久恐轉為「漏」證(如眼瞼瘺管等)。故早期辨經施治,尤為關鍵。
中醫理論延伸
玉粒分經之說,體現中醫「五輪辨證」之精髓,將眼部分屬五臟,白睛屬肺為氣輪,眼瞼屬脾為肉輪。其治療不僅著眼局部,更需調理相應臟腑,如肺熱者清金降火,脾濕者運脾化濁,此即「分經」之意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