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梁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玉梁骨

玉梁骨是中醫解剖學中的專有名詞,特指下頜骨的關節突部位。這一稱謂源自古中醫典籍,體現了中醫學對人體骨骼結構的獨特認識體系。

解剖位置

玉梁骨位於下頜骨的後上方,構成下頜關節的重要部分。據《醫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》記載:「玉梁骨,即耳門骨。其處上即曲頰,下即頰車,兩骨之合鉗也。」這清晰地描述了其解剖位置:上方連接著曲頰(顴弓),下方延續至頰車(下頜角),形成一個類似鉗形的關節結構。

生理功能

在中醫理論中,玉梁骨具有以下重要功能:

  1. 關節樞紐作用:作為下頜關節的組成部分,主管口腔開闔運動,影響咀嚼、言語等功能。
  2. 經絡循行要道:足陽明胃經、手少陽三焦經等經脈循行經過此區域。
  3. 氣血流通關卡:玉梁骨所在位置是中醫認為的"氣血通道"關鍵點之一。

臨床相關性

在臨床實踐中,玉梁骨的狀態可能反映多種健康問題:

  • 脫位:中醫稱為"頜車脫臼",多因外力或氣血不和所致。
  • 骨折:屬於"骨傷"範疇,清代《傷科補要》有專門論述。
  • 經絡病變:可能表現為局部腫痛、活動受限等症狀。
  • 相關穴位:鄰近下關穴、頰車穴等常用治療穴位。

歷史文獻記載

關於玉梁骨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《黃帝內經》,其中雖未直接使用"玉梁骨"一詞,但已有對下頜關節的論述。明清時期,隨着骨傷科學的發展,各類醫籍如《醫宗金鑒》、《傷科大成》等對其解剖和治療有更詳細記錄。

命名由來

"玉梁"一稱富有中醫文化特色:

  • "玉"象徵其結構精巧、功能重要
  • "梁"比喻其在骨骼結構中的支撐作用
  • 整體命名體現了中醫學"取象比類"的思維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