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玉枕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玉枕疽
病名與出處
玉枕疽,病名首見於《外科正宗》卷一,屬於中醫外科範疇,特指有頭疽發於腦後玉枕穴處之症。玉枕穴為足太陽膀胱經之要穴,位在後髮際正中直上約二寸五分,旁開一寸三分處,因其位置險要,疽發此處多屬重症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內蘊濕熱,加之正氣虛弱,以致氣血壅滯,經絡阻塞,聚而成疽。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提及其病機與「營衛不和,毒火壅結」相關,若毒邪深竄,易內陷傷陰,甚則攻心擾神。
臨床表現
初起患處腫硬,形如粟米,漸大如拳,頂現多頭(膿栓),色赤焮痛,伴發熱惡寒、頭痛項強。若膿成未潰,則腫痛劇烈;潰後膿出黃稠者為順證,若膿稀色敗或久不收口,多屬氣血兩虛。
證候分型與治法
-
熱毒壅盛證
- 主證:疽色紅腫,灼熱劇痛,伴高熱煩渴,便秘溲赤。
- 治則: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。
- 方藥: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,外敷如意金黃散。
-
氣血兩虛證
- 主證:疽平塌暗滯,潰後膿稀,神疲乏力。
- 治則:托毒生肌,補益氣血。
- 方藥:托裡消毒散或十全大補湯。
外治法
- 初起:沖和膏外敷以散結消腫。
- 成膿:切開引流,務求膿出透徹。
- 潰後:九一丹提膿祛腐,生肌玉紅膏促進瘡口癒合。
古籍參考
《外科正宗》強調「玉枕疽屬膀胱經濕熱上攻」,治法當分虛實;《瘍科心得集》則指出其與「風熱上壅,陰虛火熾」相關,須辨明標本而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