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元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元覺,宋代醫僧,籍貫四明(今浙江鄞縣)。其師承奉真,門下弟子法琮,皆為當時知名醫家,師徒一脈相承,於中醫學領域頗具聲望。
在中醫理論體系中,僧醫群體常融通佛理與醫道,元覺亦不例外。其學術思想可能受宋代醫學風氣影響,強調臟腑辨證與氣血調和,尤其注重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的觀念,與同時代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重視調理中焦的傾向相呼應。僧醫臨證多兼施針藥,且擅長以簡馭繁,元覺或繼承此傳統,結合望聞問切四診,針對風、寒、暑、濕等外邪致病,或情志內傷之症,擬定治法。
宋代醫僧常涉足瘟疫救治,元覺所處時期正值中國醫學對傷寒、溫病學說深化發展之際,其臨床經驗可能涉及外感熱病的辨治,如運用解表透邪、清熱化濕等法。此外,僧醫多重視心神調攝,推測元覺或融入禪修靜心之法,輔助藥物療疾,體現「形神共調」的中醫整體觀。
元覺師徒之醫術,反映宋代醫學多元交融的特質,僧侶既通佛典,亦精岐黃,為中醫學傳承中的特殊群體。雖其具體醫案與著作未見詳載,然據師承脈絡及時代背景,可窺其醫道融合佛醫與傳統中醫理論之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