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原平仲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原平仲

原平仲為隋代著名醫藥學家,其生平履貫雖史料記載不詳,然其著作《靈秀本草圖》六卷於中醫本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此書雖已散佚,然從書名推測,應為一部圖文並茂的本草學著作,可能詳細記載藥物形態、性味、歸經及臨床應用等內容,符合隋唐時期本草學發展之趨勢。

學術背景與著作特點

隋代醫學承襲南北朝之餘緒,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化。當時本草學研究興盛,官方與民間醫家皆致力於整理藥物知識。《靈秀本草圖》之編撰,可能受到陶弘景《本草經集注》之影響,並進一步結合圖譜,方便醫者辨識藥物。隋唐時期重視藥物實用性與分類,原氏著作或亦體現此特點。

《靈秀本草圖》的學術價值

  1. 圖文結合之創新
    以圖輔文為本草學重要發展方向,南朝已有《芝草圖》《靈芝圖》等先例。原平仲可能延續此傳統,透過繪製藥物形態,強化辨識準確度,對後世《本草圖經》等著作具啟發意義。
  2. 藥物分類與理論體系
    隋代醫家重視藥物性味、歸經及功效系統化。《靈秀本草圖》或參照《神農本草經》三品分類法,並融入當時新發現藥物,反映隋代藥物學之擴充與整合。
  3. 臨床應用參考
    唐代《新修本草》為首部官方藥典,原氏著作可能為其前驅之一,提供民間用藥經驗,豐富方劑學內容,尤其在藥物配伍與禁忌方面或有獨到見解。

歷史影響

雖原平仲之著作未能流傳後世,但其貢獻體現隋代醫藥學承先啟後之角色。唐宋時期本草學蓬勃發展,如《證類本草》《本草綱目》等巨著,皆可能間接受益於早期圖譜類本草著作之奠定。原氏之學術方向,亦反映中醫「形氣相合」之思想,強調直觀與理論並重,對後世藥物學研究具有深遠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