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袁班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袁班,字體庵,江蘇高郵人,明末著名醫家。幼時即嗜好醫術,弱冠之年(二十歲左右)閉門苦讀醫籍,潛心研習十載,終成一方名醫。其診脈精準,臨床療效卓著,時人譽為「江北名醫」。

學術特色與著作

袁班於崇禎十六年(1643年)撰《證治心得》一卷,書中融匯歷代醫家精要,並結合自身臨證經驗,強調「四診合參」之重要性。其學術觀點折衷諸家,主張辨證須全面審察脈象、證候、體質及環境,方能精準立法用藥。書中案例詳實,方藥配伍嚴謹,反映其對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等經典的深刻理解,並善用五行生剋、臟腑氣化理論指導臨床。

臨證思想

  1. 四診並重:袁班尤重脈診,認為「脈為醫之關鍵」,但同時強調望、聞、問三診不可偏廢,需相互印證以明病機。
  2. 辨證求因:提出「審證必究其源」,注重分析外感六淫、內傷七情與疾病傳變之關係,擅長從氣血津液辨治雜病。
  3. 方藥靈活:反對拘泥古方,主張依證加減,常用經方化裁,並參考時方特色,如結合李東垣補土法與朱丹溪滋陰說。

影響與評價

袁班之術承襲經典而創新,其著作雖篇幅簡約,然內容精闢,對後世醫家辨治思路頗具啟發,尤為江淮醫派所推崇。其治學嚴謹、臨證慎密的風格,亦成為明末清初中醫學術傳承的重要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