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袁仁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袁仁(字良貴,號參坡),明代嘉善(今浙江)人,為中醫史上博學多才之醫家。出身儒學世家,祖父袁灝、父親袁祥皆通經世之學。袁仁承家學而深造,不僅精研醫道,更涉獵理學、佛學、天文、地理、曆律、兵刑、水利等諸多領域,其學問之廣博,足見明代儒醫之典型風範。
袁仁主張「醫業可藏身濟人」,故隱於醫道,以濟世為志。其行醫重德,曾拒崑山魏校之召,直言:「心疾當行仁義,否則雖十至無益」,顯見其結合儒家仁心與醫理之思想。此觀念契合中醫「上醫醫國,中醫醫人,下醫醫病」之傳統,強調身心調和與道德修養對疾病之影響。
學術著述方面,袁仁著有《內經疑義》、《本草正訛》、《痘疹家傳》等醫籍,惜皆亡佚。然從書名推斷,其研究中醫之範疇包括:
- 經典考據:《內經疑義》當屬對《黃帝內經》之校勘與理論探討,反映明代醫家對經典文本之批判性思考。
- 藥物學:《本草正訛》應為考證藥物性味功效、糾正前人謬誤之作,承襲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之實證精神。
- 專科醫術:《痘疹家傳》可能收錄治療天花、麻疹等疫病之經驗,明代痘疹流行,此專著具重要臨床意義。
其醫學思想或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尤重「理學」與醫道結合,符合明代醫家「以儒釋醫」之風潮。雖原書不存,但從其跨領域學養可推知,其醫論必融合天文曆法(如五運六氣)、地理環境(因地制宜治法)等多元知識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整體觀。
袁仁之生平,反映了明代儒醫「通天地人」之學術追求,其將儒家倫理融入醫德實踐,更彰顯中醫「仁術」之本質。雖著述湮沒,其學術脈絡仍可窺見明清醫家融會貫通、求真務實之時代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