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月經不調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月經不調

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指的是月經週期、經量、經色和經質出現異常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四的「月經不調」篇首次提到了這個病名。其他相似的名詞包括月水不調、月使不調、月經不勻、月候不調、失信、經水無常、經水不定、經不調、經氣不調、經血不定、經脈不調、經候不勻、經候不調等。《婦科玉尺》中提到:「若來時或前或後,或多或少,或月二、三至,或數月一至,皆為不調。」而現代所謂的月經不調則廣義上指的是月經的週期、血量、血色和經質出現異常,包括月經先期、月經後期、月經先後無定期、月經過多和月經過少等症狀。

其病因較為複雜,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1. 先天因素:如先天素質不足、體質虛弱、年齡過小、產後、流產、哺乳等均可導致月經不調。
  2. 後天因素:如不良生活習慣(熬夜、久坐、吸菸、飲酒等)、精神壓力(情緒不穩定、精神緊張、壓力過大等)、飲食不均衡(偏食、暴飲暴食等)、環境污染(空氣污染、水質污染等)、長期使用避孕藥、激素等藥物等,都可能導致月經不調。

月經不調的症狀主要表現在月經週期、經量、經色和經質方面。月經週期異常可以表現為月經提前、月經延後或月經先後無定期。經量異常可以表現為月經過多、月經過少或月經淋漓不盡。經色異常可以表現為月經鮮紅、月經暗紅或月經黑紫。經質異常可以表現為月經質稀薄、月經質粘稠或月經質有血塊。

醫生主要通過觀察患者的月經週期、經量、經色和經質等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(如B超、血液檢查等)進行診斷。

治療月經不調主要以調理月經為主,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採用中藥內服、針灸、推拿、艾灸等中醫治療方法。

預防月經不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禁止熬夜、長時間久坐以及戒菸戒酒。
  2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過大。
  3. 合理飲食,避免偏食和暴飲暴食。
  4. 注意經期衛生,勤換衛生巾。
  5.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婦科疾病。

如果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