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月經不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月經不通,病證名。出《聖濟總錄》卷一百五十一「婦人月水不通」篇下。即經閉。詳該條。

月經不通是婦科常見病,多因氣血失調,經脈阻滯所致。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延長,經量減少,甚至閉經。可伴有下腹脹痛、腰酸背痛、頭暈目眩、面色蒼白、精神不振等症狀。

月經不通的病因多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1.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可導致月經不調。
  2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可損傷脾胃,導致氣血生化不足,月經不調。
  3. 勞累過度:勞累過度,耗傷氣血,可導致月經不調。
  4. 寒邪侵襲:寒邪侵襲,可導致氣血凝滯,月經不調。
  5. 藥物影響:某些藥物可引起月經不調。
  6. 其他因素:如內分泌失調、子宮疾病等,也可引起月經不調。

月經不通的治療方法,應根據病因、病情而定。可選用中藥內服、針灸、推拿、艾灸等治療方法。

中藥內服可選用以下方劑:

  1. 四物湯:主要成分為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。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血虛弱、月經不調、經量少、色淡、痛經等症。
  2. 桃仁紅花飲:主要成分為桃仁、紅花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甘草。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血瘀滯、月經不調、經量少、色紫、痛經等症。
  3. 桂枝茯苓丸:主要成分為桂枝、茯苓、白朮、丹皮、澤瀉、桃仁、赤芍。具有溫經通脈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血虛寒、月經不調、經量少、色淡、痛經等症。

針灸可選用以下穴位:

  1. 關元穴:位於下腹部,肚臍下3寸處。具有補益氣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  2. 中極穴:位於下腹部,肚臍上3寸處。具有調理氣血、疏通經絡的功效。
  3. 三陰交穴:位於小腿內側,腳踝內側上3寸處。具有調理氣血、疏通經絡的功效。
  4. 血海穴:位於大腿內側,髕骨內上緣上2寸處。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
  5. 太沖穴:位於足背,第1跖骨基底部外側端,赤白肉際處。具有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推拿可選用以下手法:

  1. 揉腹:用手掌按摩腹部,以腹部有溫熱感為宜。
  2. 按摩腰部:用手掌按摩腰部,以腰部有酸脹感為宜。
  3. 艾灸:取關元穴、中極穴、三陰交穴、血海穴、太沖穴,用艾條灸10-15分鐘,以局部皮膚發紅、微微發熱為宜。

月經不通患者平時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2. 飲食清淡,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5. 定期到醫院檢查,及時治療。

月經不通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不孕症。因此,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重視月經不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