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月經過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月經過多,是指月經量超過正常,或行經時間延長,其出血量增多,但仍不失其正常的週期性。
在古典醫籍中,各家對本症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。如《丹溪心法》、《證治準繩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、《醫宗金鑒》等書皆謂"經水過多";《濟陰綱目》有"經水過多不止"、"月水不斷"的記載;《婦科玉尺》則謂"來多不已"、"經來十數日不止"等。都突出了本症"經量過多"的特點。
"月經過多"與臨床上所說的"崩"症概念不同。後者是在非行經期內的陰道大量出血,而前者的月經週期正常,經量雖多,但不若"崩"症那樣來勢凶猛。然"月經過多"如果遷延不癒,也可逐漸發展為"崩"。
【常見證候】
肝腎陰虧月經過多:月經起前量多,或日久淋漓不斷,經色鮮紅,質較稀,形體消瘦,面頰時有烘熱,五心煩熱,眩暈耳鳴,熱潮盜汗,失眠多夢,腰膝痠軟兩目乾澀,大便偏乾,舌質嫩紅少苔,脈細數。
肝火偏亢月經過多:月經提前而至,經量過多或兼經期延長,色鮮紅或紫黑,質濃稠,有瘀塊,面赤心煩,急躁易怒,胸悶乳脹,頭暈頭痛,夜寐多夢,口苦口乾,食欲不振,大便乾結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脾虛氣弱月經過多:月經先期量多,或行經時間延長,色淡紅而清稀,小腹空墜,或行經後少腹痛且喜揉按,面色白,體倦神疲,氣短懶言,自汗惡風,飲食減少,大便溏薄,甚則泄瀉,面浮肢腫,平時白帶較多,如涕如唾,或兼見子宮脫垂,舌質淡體胖、邊有齒痕,脈沉弱。
衝任虛寒月經過多:經行後期,量多或逾期不斷,經色黯淡,質稀薄,或如黑豆汁,或夾有瘀塊,多於行經時少腹冷痛,喜熱喜按。平時精神萎鈍,面色蒼白或晦黯,四肢欠溫,腰膝痠冷,帶下清稀,大便稀薄,夜尿多,或不孕,舌質淡黯,脈沉遲而弱。
濕熱下注月經過多:經期提前量多,色深紅或紫黑,有臭氣,質濃稠而間雜帶濁,外陰搔癢,行經前後帶下增多,或黃或赤,或呈黃綠色,稠濁而臭穢,并見面垢身重,胸脘痞悶,食少腹脹,大便垢膩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苔黃膩,脈滑數等症。
【鑒別分析】
肝腎陰虧月經過多與肝火偏亢月經過多:二者皆為火迫血行,肝不藏血而致,然虛實迥異。前者為虛,後者為實。肝腎陰虧月經過多,是由素體陰虛陽旺,或產育過多,或縱欲過度,或久病失養等原因,引起肝腎虛損,精虧血耗,水不濟火,迫血妄行所引起,此屬虛熱,重在陰虧。肝火偏亢月經過多,係由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或暴怒傷肝,肝火偏亢火迫血行所致,此屬實熱,重在肝火。因此,肝腎陰虧月經過多臨床所見是一派虛火亢盛之象(顴紅潮熱,盜汗失眠,五心煩熱,舌嫩紅,脈細數等),月經先期量多,色紅質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