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月期華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月經(Menstruation),又稱月事、月水、經水、經血,是指女性在生殖週期中,從子宮內膜脫落並伴隨出血的一種生理現象。根據《四分律》佛經,月經也被稱為月期華水。月經週期一般為28天左右,但個體差異很大,有的女性可能會提前或延後幾天。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,也是身體健康的表現。

月經的形成與卵巢的週期性排卵有關。在每個月的排卵期,卵巢會發育一個卵泡並釋放出一枚卵子。排卵後,卵泡會變成黃體,並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,會使子宮內膜增厚,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。如果沒有受精卵著床,子宮內膜就會脫落,並伴隨出血,這就是月經發生的原因。

月經的顏色和量因人而異,一般呈淡紅色或暗紅色,量為20-60毫升。月經期間,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痛、腰痠、乳房脹痛等症狀。這些症狀一般會在月經結束後消失。

雖然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若月經出現異常,如月經量過多、月經週期不規律、月經顏色異常等,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,需要及時就醫。

女性朋友應該瞭解月經的相關知識,並注意觀察自己的月經情況,如果出現異常,要及時就醫,月經的變化也可以作為女性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