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雲霧移睛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雲霧移睛證
病證名
雲霧移睛證,首載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。此證以患者自覺眼前似有雲霧、蠅影、絲絮等浮游物飄動為主要特徵,而眼部外觀無明顯異常。古籍《審視瑤函》詳述其狀:「自見目外有如蠅蛇、旗旆、蛺蝶、縧環之形,色或青黑粉白微黃,浮游飛揚,仰視則上,俯視則下。」此證多因肝腎虧虛、氣血不足,或瘀血滯留目絡,致目內玄府受損,精液涸澀,清陽之氣鬱滯而成。此病類似於現代醫學所稱之「玻璃體混濁」。
病因病機
- 肝腎不足:肝藏血,腎藏精,肝腎虧虛則精血不能上榮目竅,致目絡失養,神光渙散,發為雲霧移睛。
- 氣血虛衰:脾胃虛弱或久病耗氣,氣血生化不足,目失濡養,眼前浮影紛擾。
- 瘀血內阻:外傷或內傷七情,氣滯血瘀,瘀阻目絡,清竅蒙蔽,則見飛蚊黑點。
辨證論治
-
肝腎陰虛證
- 主證:眼前黑影飄動,伴有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。
- 治法:滋補肝腎,填精明目。
- 方藥:杞菊地黃丸(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枸杞、菊花等)或駐景丸加減。
-
氣血兩虛證
- 主證:視物昏花,飛蚊時現,面色蒼白,神疲乏力,舌淡脈弱。
- 治法:益氣養血,濡養目絡。
- 方藥:芎歸補血湯(當歸、川芎、熟地黃、白芍等)或八珍湯(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)加減。
-
瘀血內結證
- 主證:眼前黑點固定,或伴視物遮擋,舌暗有瘀斑,脈澀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散滯。
- 方藥:桃紅四物湯(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)或血府逐瘀湯(柴胡、枳殼、牛膝等)加減。
古籍延伸
《銀海精微》指出:「目為血之宗,瘀則睛蒙。」強調瘀血阻絡為病機關鍵;《內經》亦云:「目得血而能視」,說明氣血充沛為目明之本。臨證時需結合全身症狀,細辨虛實,方可論治精準。
現代關聯
此證與玻璃體液化、混濁相關,中醫從整體調理著手,針對肝腎、氣血或瘀血等不同病機施治,以改善局部微循環,促進眼內代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