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運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運脾,中醫名詞。指一種治法。用健脾[1]燥濕[2]藥物治療濕邪困脾,加強脾臟運化功能的方法。

脾主運化[3],運化水谷精微[4],濕重困脾,脾失健運[5],症見脘痞腹脹,口淡無味[6],食少納獃,倦怠乏力,面色萎黃噁心欲吐,大便溏泄,或四肢浮腫小便短少,舌苔白膩,脈濡緩等。宜用平胃散、藿樸夏苓湯等方。常用藥物有蒼術、厚樸、藿香佩蘭砂仁茯苓等。

運脾的古籍記載:

素問·運氣論》:“脾主運化,水谷受納,化而為血,其華在唇。”

靈樞·本輸》:“脾足太陰之脈,……其支者,上出於缺盆,下循胸脅,下合于胃,貫膈而絡心,散於大腸,其支者,從心下注肝,分而行於大網絡,其支者,上入肺中,下出于氣街,貫膈而絡心,散於大腸。”

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“運脾之法,以健脾燥濕為主,佐以行氣和中,使脾氣健運,則濕邪自除。”

參考資訊


  1. 健脾 - A+醫學百科

  2. 燥湿_百度百科

  3. 脾主運化:概念,中醫解讀,中醫套用,生理功能,病理反應,_中文百科全書

  4. 精微_注解、精微是什么_医学百科

  5. 脾失健運_脾失健運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6. 口淡無味:原因,檢查,鑑別診斷,緩解方法,_中文百科全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