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運氣喘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運氣喘
病證名,指因歲運失常、氣候異常變動所引發之氣喘,首見於《醫學綱目·喘》。此證與五運六氣之周期性變化密切相關,強調天人相應之關係,其病機主要為外感歲氣偏勝,內傷肺臟功能,形成虛實夾雜之證候。以下分述不同歲運過甚所致之證治:
-
歲金太過
- 病機:金運太過,燥氣盛行,肺金自病,肅降失司。
- 證候:咳嗽氣逆,肩背拘痛,喘促有聲,胸悶仰息,甚則咯吐燥痰。
- 治法:宜溫肺散寒、潤燥降逆,可選用《金匱要略》之 甘草乾薑湯 或 杏蘇散 加減,以溫潤肺金。
-
歲火太過
- 病機:火運熾盛,燔灼肺陰,金受火刑,氣逆不降。
- 證候:喘咳頻作,胸脅脹滿(肺脹),呼吸痰鳴,伴寒熱交作,氣短乏力,腹脹如鼓(大腹膨脹)。
- 治法:當瀉火存陰、咸寒降逆,方如 石膏知母湯(白虎湯)或 葶藶大棗瀉肺湯,佐以養陰之品。
-
木火相煽
- 病機:風木過亢,化火刑金,風火相搏,氣機上逆。
- 證候:氣逆喘急,胸脅掣痛,面赤煩躁,痰黏難咯,脈弦數。
- 治法:清泄風火、平肝肅肺,方選 羚角鉤藤湯 合 瀉白散,以息風瀉肝,佐桑白皮、地骨皮清肺熱。
補充機理
- 中醫「運氣學說」認為,五運(木火土金水)與六氣(風寒暑濕燥火)之偏勝,可影響人體臟腑氣機。肺為嬌臟,主宣發肅降,歲氣異常易首犯肺衛,導致氣道壅塞或肺氣虧虛,發為喘證。
- 此證需與內傷喘咳(如腎不納氣、痰飲阻肺等)鑑別,外感運氣喘多兼歲氣特徵(如特定季節發病、區域性流行),且常伴歲運相應之全身症狀(如燥勝則乾、火勝則熱)。
古籍佐證
《黃帝內經·氣交變大論》云:「歲金太過,燥氣流行,肝木受邪……咳逆甚而血溢。」又載:「歲火太過,炎暑流行,金肺受邪,民病瘧,少氣咳喘。」可見運氣喘之理論源於《內經》,後世醫家如樓英(《醫學綱目》)進一步闡發其臨床辨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