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運土入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運土入水法為小兒推拿重要手法之一,其理論基礎源於中醫五行生剋及臟腑經絡學說。該技法以「土能製水」為核心思想,通過特定循經推拿調節脾腎兩臟功能,臨床主要用治脾失健運、水液代謝失常之證。
【操作技法】
- 循經運土法:
- 取穴起於拇指橈側末端赤白肉際處(脾經穴),經大魚際緣,沿掌根橫紋(掌後腕橫紋),止於小指末節螺紋面(腎經穴)
- 操作時以拇指羅紋面或食指、中指指腹附著,作旋轉推運,力度需輕柔綿長,頻率每分鐘80-120次
- 經典文獻記載如《小兒按摩經》所示,此法可「通調水土之氣」
- 坎宮導引法:
- 從脾經穴直推至掌根正中之坎宮穴(位於腕橫紋中點向掌心方向1寸)
- 《幼科推拿秘書》特別強調,此法針對「土壅水涸」之候,能啟腎水以上濟脾土
【作用機理】
- 臟腑調節:
- 脾經屬土,主運化水穀;腎經屬水,司二便開闔
- 通過經絡傳導,可健脾益氣以制水,溫補命門以暖土
- 氣血運行:
- 循手太陰肺經別絡與少陰心經支脈,調節三焦氣化
- 促進衛氣散布,改善中焦氣機升降
【辨證應用】
- 食積水停證:見脘腹脹滿、瀉下酸臭,配伍清大腸經
- 脾虛濕困證:表現大便溏薄、小便混濁,宜加補三關
- 相火妄動證:症見小便短赤、煩躁夜啼,當配合清天河水
歷代推拿專著對此技法記載頗豐,除前述《小兒按摩經》、《幼科推拿秘書》外,《小兒推拿廣意》更指出:「運土入水,如疏通溝渠,令澇旱得平」,形象闡明其調和陰陽、疏通經氣的作用特點。現代臨床觀察顯示,該法對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腸易激綜合徵等疾病有顯著調節作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