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暈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暈灸,又稱灸暈,是指病人在灸治過程中發生的暈厥現象。暈灸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暈、眼花、噁心、嘔吐、心慌、胸悶、氣短、四肢無力、出冷汗、面色蒼白、脈細弱等,嚴重者可出現昏迷、抽搐、大小便失禁等。暈灸多因體質虛弱、情緒緊張、艾炷過大、壯數太多、火力過猛所引起。

《神灸經綸》中提到,治療暈灸時可使用冷物壓灸處,以緩解症狀。此外,暈灸的處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灸治、平臥休息並保持空氣流通、口服或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水,以及根據病情給予對症治療。預防暈灸的方法包括選擇適宜的艾炷大小和壯數、控制火力避免火力過猛、根據病人的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灸法,以及在灸治過程中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,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停止灸治。

暈灸是一種常見的灸治併發症,但只要做好預防和處理,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。

《神灸經綸》中提到的原文如下:

著火有眩暈者,神氣虛也,仍以冷物壓灸處,其暈自蘇。

此條論述了暈灸的病因和治療方法。暈灸多因體質虛弱、情緒緊張、艾炷過大、壯數太多、火力過猛所引起。治療時,可用冷水或冷毛巾冷敷灸處,以緩解症狀。如果症狀嚴重,可給予對症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