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原瘄要論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《原瘄要論》乃清代嘉慶年間袁氏(佚名)所撰之麻疹專著,成書於道光八年(1828年)。全書一卷,內容精要,專論麻疹(古稱「瘄」)之診治大法,並附虞氏麻疹治法一篇,為中醫痘疹科重要文獻。
本書依中醫理論體系,詳析麻疹之病因病機。認為麻疹屬「時行疫癘」,多因外感風溫時毒,內蘊肺胃濕熱,發於肌表所致。其辨證強調「疹毒透發」為關鍵,治法當遵循「宣透清解」之則,尤重肺胃二經氣機調暢。
在診斷方面,《原瘄要論》詳述麻疹發疹特徵:疹點初起如芥,漸次遍布,色紅活潤澤者為順證;若疹色紫暗或透發不暢,則屬逆證。並指出麻疹當與痘瘡、風疹等發疹性疾病鑑別,強調「疹喜透發而忌遏伏」之特性。
治療學上,本書系統歸納麻疹三期治法:
- 初熱期:主張用辛涼透表法,宜升麻葛根湯加減,助疹毒外透
- 見疹期:注重清熱解毒,推薦化斑湯加減,清肺胃鬱熱
- 疹沒期:強調養陰清餘熱,以沙參麥冬湯調理
對於麻疹變證,如熱毒壅盛致疹色紫黑者,提出清瘟敗毒飲加減;若疹毒內陷而見氣促神昏者,則用犀角地黃湯合紫雪丹急救。書中特載虞氏治法,補充針刺放血等外治手段,豐富麻疹治療體系。
該書現存版本以《中國醫學大成》本為善,其理論承襲《醫宗金鑑·痘疹心法要訣》而有所發揮,臨床價值頗高,為研究中醫麻疹診療發展史之重要典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