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中隱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中隱陰

陽中隱陰是一種針刺手法,出自金.竇漢卿《金針賦》。它是先補後瀉的方法,適用於治療先寒後熱,虛中夾實之症。

這種手法的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選擇適合的穴位。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選擇適合的穴位。例如,如果患者的症狀是陽氣受損,可以選擇補陽的穴位,如足三里、太沖等。如果患者的症狀是陰邪內生,可以選擇瀉陰的穴位,如三陰交、太溪等。

  2. 進針至淺部。進針時要注意深度,一般以0.5寸左右為宜。進針後,用手指緊按住針柄,慢慢提起針身,做小幅度的提插動作。這樣可以使局部產生微熱,起到補陽的作用。

  3. 再進針至深部。進針時要注意深度,一般以1寸左右為宜。進針後,用手指慢慢按住針柄,慢慢提起針身,做小幅度的提插動作。這樣可以使局部產生微熱,起到瀉陰的作用。

  4. 反覆施術。陽中隱陰需要反覆施術。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調整施術的次數和時間。一般每次施術3-5次,每次施術10-15分鐘。

陽中隱陰這種針刺手法既可以補陽,又可以瀉陰,操作簡單且效果顯著,因此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