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岳甫嘉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岳甫嘉,字仲仁,號妙一居士,明代著名醫家,江蘇蘭陵(今常州西北)人。少時習儒,因體弱多病,遂潛心鑽研醫藥,深究岐黃之術。初以自療見效,繼而為家人診治亦獲良效,日久聲名遠播,求診者絡繹不絕。其行醫重德,常施藥濟貧,尤以不計酬勞救治貧病者著稱。

崇禎四年(1631年),其子登科入仕,岳氏隨子遷居官署。時見民間墮胎牟利之風盛行,深感有違「天地好生之德」,遂耗時二十餘載,輯錄臨證心得,於崇禎八年(1635年)纂成《妙一齋醫學正印編》。然此書多佚,現僅存《醫學正印種子編·男女科》傳世,專論男女不育不孕之證治,為中醫生殖醫學之重要文獻。

學術特色與貢獻

  1. 生殖醫學專論
    《種子編》系統分析不孕不育之病因病機,強調「男精女血,相媾成胎」,主張從調理陰陽、氣血、臟腑著手。

    • 男子不育:重視腎精虛損、濕熱下注等證,提出補益腎氣、清利濕熱之法,方如「種子丸」。
    • 女子不孕:辨證分型涵蓋衝任失調、宮寒血瘀等,倡導溫養衝任、活血調經,如「調經種玉湯」之應用。
  2. 融合儒醫思想
    岳氏承襲儒家「仁術」理念,醫論中常引《周易》陰陽交感之說,結合《內經》「腎主生殖」理論,闡發「種子之道,必資陰陽之和」的學術觀點。

  3. 臨證重辨證
    書中詳列脈象與症狀之關聯,如男子「脈沉細而弱」多屬腎虛,女子「尺脈澀滯」常為血瘀,體現其脈證合參之嚴謹。

岳甫嘉之著作為明清生殖醫學之重要典籍,其論述至今仍具參考價值,對中醫婦科、男科發展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