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吸而微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吸而微數
定義與病機
「吸而微數」為中醫經典所載之病狀名,指患者吸氣時間短促、呼吸頻率加快。此症多因中焦邪實,氣機升降失常所致。中焦乃脾胃所主,為氣血生化之源,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。若中焦為濕熱、食積、痰濁等邪氣所阻,則脾氣不升、胃氣不降,濁氣上逆,迫使肺氣宣降失司,故而表現為吸氣淺短而頻數。
經典論述
《金匱要略·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》明確指出:「吸而微數,其病在中焦,實也,當下之則愈。」此段經文揭示兩大要點:
- 病位在中焦:強調呼吸異常與脾胃氣機壅滯的直接關聯。
- 病性屬實證:因邪氣壅塞所致,非虛損之象,故治法當以通下祛邪為主。
辨證要點
臨床辨證時,除觀察呼吸模式外,須結合以下表現:
- 胸悶脘痞:中焦氣滯,脘腹脹滿,按之或有硬痛。
- 舌苔厚膩:常見黃膩苔或白厚苔,提示濕熱或痰食內停。
- 脈象滑實:反映實邪內結,氣機鬱阻。
治法與方藥
針對中焦實邪,治療以導滯通腑、疏通氣機為原則:
- 導滯法:適用於食積或輕度濕阻,方如保和丸,以山楂、神麯、萊菔子等消食化滯。
- 瀉下法:若邪實較重,腑氣不通,可選大承氣湯(大黃、芒硝、厚朴、枳實)峻下熱結,或枳實導滯丸緩攻濕熱積滯。
相關機理
從氣機升降而言,肺主呼氣、腎主納氣,而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。中焦痞塞時,胃氣不降則肺氣難降,吸氣因而淺促;疏通中焦後,氣機得暢,呼吸自然調和。此亦體現中醫「治病求本」之思想,不獨治肺,而從脾胃論治呼吸異常。
鑑別診斷
需與其他呼吸異常相區別:
- 喘證:呼吸急促困難,多與肺腎相關,虛實皆可見。
- 短氣:呼吸氣短不足以息,常屬虛證,如氣虛或陽虛。
「吸而微數」特徵在於吸氣短促且頻率增快,並專屬中焦實證範疇,此為鑑別關鍵。
總結
「吸而微數」為中焦實邪阻滯氣機之典型表現,臨床須緊扣「實證」本質,選用通降中焦之法。其論治充分展現中醫整體觀與臟腑相關理論,通過調理脾胃以治肺疾,體現「腑氣通則臟氣安」的辨證思維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